【百年·初心】铭记!这位共产党员点燃了童市的革命火种——北乡第一个党组织建立者吴锡仁
2021-06-23 16:53:1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晏昭鑫 | 作者:廖建山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826


1921-2021

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


【编者按】2021年,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。在100年非凡奋斗历程中,在童市镇158平方公里热土上,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、不懈奋斗,他们为革命事业矢志不渝,英勇捐躯;为改革事业忠诚奉献,助力赋能;为民生事业尽心竭力,实干担当……让我们一起通过【百年·初心】专栏走近他们,聆听他们的故事。

吴锡仁,1901年4月出生于平江县童市镇芭蕉村江背组,童市早期党组织负责人,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委员,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(武汉大学),他组织建立了北乡第一个党支部、平北游击队,发展了一大批党员,为童市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
进步青年

吴锡仁在平江读完师范后,到长沙市育才中学就读,在长沙读书期间,他结识了毛泽东、蔡和森等人,受他们进步思想影响,加入了新民学会。1924年,吴锡仁进入武昌中华大学(武汉大学)读书。在当时革命形势的影响下,他很快成了学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,并于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,担任党小组长。后受党派遣回平江开展农民运动,利用芭蕉小学教员身份作为掩护,和童市恩溪吴铁鸣(建国后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)一道在家乡兴办农村夜校,筹备组织乡、区农会,利用李六如编写的《平民读本》,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,向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,发动农民对封建地主、土豪劣绅予以打击。他还组织三十多名农协会员,在一天深夜包围了芭蕉村大地主、恶霸罗燕兆的盆形大屋,抓住罗燕兆,没收了财物,将其就地正法,把他的山、田、土全部分给了广大受苦群众。


首任支书

   吴锡仁在积极开展农民运动的同时,同时也注重发展党员,建立党组织。1926年8月,吴锡仁在童市义字村唐神庙建立了北乡(当时北乡指天岳、南江、梅仙、团山、钟洞、谈岑6个区)第一个党支部,他任支部书记。他还先后培养发展吴铁鸣、曾金声等一大批党员,到1930年,童市已有了23个支部。

   为了配合革命的武装斗争,在平江县委负责人毛简青、李宗白等人领导下,吴锡仁和黄去由还牵头组建了平北游击队。1928年3月平江扑城斗争中,他组织游击队员参加了支援行动,扑城失利后,继续组织在钟洞、恩溪、三墩一带开展游击战争。1931年,他当选为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委员。

北乡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---童市镇义字村唐神庙


一门三烈

1931年,吴锡仁被党派遣到国民党十九师从事兵运工作,在部队中秘密发展党员,被叛徒出卖抓获。国民党威逼利诱,对他封官许愿,声言只要他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,并保证不再赤化,便可释放。但他坚贞不屈,在笔供状上写了“冤死可以,枉招休想”八个铁骨铮铮的大字。敌人对他用尽种种酷刑,他依旧不招,最后被敌四十九师在长沙市猴子石大桥杀害。吴锡仁举家献身了革命,父亲吴少平、胞弟吴锡志、胞妹吴锡远、妻子徐立等在他影响下加入了党。他家也是一门三烈,父亲吴少平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,胞弟吴锡志,曾任钟洞区委书记,被捕后,敌人用酷刑压断他双腿,用箢箕将其抬至童坪沙洲上杀害,临死前,这位18岁的志士高喊:“十八年后老子再来杀你们这群恶魔”,十八年后正好全国解放。

“吴锡仁同志是一个忠实坚强、不怕苦、不怕死的优秀共产党员。”吴铁鸣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了吴锡仁,正是在吴锡仁等共产党人激励下,童市儿女前仆后继、奋不顾身投身革命,为平江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童市登记在册的烈士有1361人,排全县第六。

作者:廖建山 文章来源《平江英烈传·第五卷》,有删改


责编:晏昭鑫
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